
江南时报讯 近日,苏州正值品蟹佳季,31岁的张女士却因餐餐吃蟹,在午饭后突发剧烈腹痛,被紧急送往苏州市相城区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经内科医生诊断,张女士患上了严重的急性肠胃炎,其根源与短时间内过量食用大闸蟹及既往肠胃功能不佳密切相关。

据了解,张女士日常工作繁忙,本身肠胃就比较敏感,常有“吃不合适”就腹泻的情况。近半个月来,她几乎每日都以大闸蟹为食。11月11日中午,她在午餐食用一只大闸蟹后,突然感到胃部及小腹持续性不适,随后在如厕时出现剧烈绞痛,伴有浑身冒冷汗、手脚冰凉、面色惨白等症状。所幸绞痛在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,她随即前往住所附近医院就诊。
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医生李美景为其完善了血常规、便常规及腹部触诊等相关检查。检查结果显示,张女士的血象指标有轻度升高,腹部及脐周压痛,但无反跳痛,结合其典型的病史与症状,最终确诊为“急性肠胃炎”。
李美景解释,大闸蟹属于高蛋白、高胆固醇且性寒的食物。短时间内大量摄入,会急剧加重胃肠道负担,且张女士中午食用这只大闸蟹是前一日晚餐剩下的,其蛋白质极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。对于张女士这样本身肠胃功能就较为脆弱的人群,更容易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和急性炎症反应,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剧烈痉挛,从而出现腹部绞痛、冷汗、四肢冰凉等类似“休克”的前期症状。
目前,张女士在经过抗感染、补充水电解质及调节肠道菌群等系统性治疗后,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,症状基本消除。
李美景温馨提示各位居民,大闸蟹虽美味,但切忌贪多,且不宜连续多日食用,更要注意死蟹体内会迅速滋生大量细菌并产生有毒物质,即使煮熟也无法完全去除,极易引起食物中毒。蟹肉性寒,食用时可佐以姜醋,并避免与同样寒凉的食物同食。既往有慢性胃炎、肠易激综合征等肠胃疾病的人群更应谨慎。一旦进食后出现剧烈腹痛、呕吐、腹泻或发热等症状,请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。(李美景)
大盘配资,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,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