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提到多尔衮,很多人会说他原本可以当皇帝的,可是偏偏看上了孝庄太后,甘愿给顺治皇帝当继父。
然而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,一直是个谜团。
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给人当继父了。
只不过这个对象不是皇太极和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。
而是曾和多尔衮抢皇位的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儿子。
多尔衮不仅逼死了豪格,还在豪格死后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,让豪格的儿子认了他当继父。
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,曾离皇位仅一步之遥,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。
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豪哥是怎么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走到这一步的,他死后多尔衮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的。
展开剩余98、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,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。
根据清朝的传统,当时有能力竞争皇位的,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。
豪格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自己的正蓝旗,以及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。
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们同母三兄弟的两白旗。
而有清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家族的两红旗,以及皇太极堂弟济尔哈朗的镶蓝旗,则在理论上保持中立。
皇太极去世5天后,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。
当时八旗当中的其他六旗驻扎在各地,唯有皇太极生前的两黄旗负责皇宫安保。
所以诸王刚进入崇政殿,两黄旗的大臣立马率军包围崇政殿,威胁说他们若不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自己就保不准要做出什么事了。
会议一开始,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多铎立马提出让多尔衮继位。
可是多尔衮看着崇政殿外凶神恶煞的两黄旗,不敢答应。
多铎当时就气坏了,嚷嚷说多尔衮既然不敢上,那就让他自己来。
多尔衮情急之下阻止了多铎,多铎又说既然不让自己当皇帝,那就让礼亲王代善当好了。
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由于同母兄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,他成为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,地位崇高。
当年的皇太极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继承汗王之位的。
但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,根本不想来趟这趟浑水,面对多铎的推举连连拒绝。
不过代善话风一转,说既然多尔衮不想继位,那就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位吧,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就这样,会议开始没多久,豪格还一句话都没说,就已经一条腿踏上了皇位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豪格想起了一件事。
中原的正统王朝,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有三辞三让的传统。
意思是,虽然先皇去世之后,大多数情况下新皇帝的人选都没有争议了,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对皇位很急迫的样子,要装模作样地先拒绝几次,好让大臣们劝进。
这是一种传统的礼法,一是为了表示谦逊的美德,二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劝进增强权力的合法性。
于是豪格开始走流程,说:我德小福薄,担当不起大任,你们另选贤能吧。
说完他往崇政殿外走去。
正常来说,这种情况下诸王应该去拦住他,继续劝进。
然而不知道是诸王对豪格也不怎么服气,还是清初的诸王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,搞不懂豪格在干什么。
他们真就以为豪格不想当皇帝了。
礼亲王代善气得扬长而去。
包围崇政殿的两黄旗见形势突变,立马威胁说,诸王若不选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他们就要血溅崇政殿。
看样子诸王们除了把豪格请回来,别无他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多尔衮灵机一动:两黄旗只说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,没明确指定要让哪个儿子呀。
皇太极可不止豪格这一个儿子。
于是他当场提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: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。
福临虽然仅排行第九,却是皇太极的五妃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,符合清初“立子以贵”的传统。
多尔衮为了增加筹码,还对当时保持中立没有发表意见的镶蓝旗旗主、郑亲王济尔哈朗说:我俩一起摄政,我管日常朝政,你管军事。
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推举福临继位。
诸王见6岁的福临比35岁的豪格更符合他们的利益,欣然应允。
两黄旗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,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就这样,豪格本来已经半个身子坐在了皇位上,却因为自己太有文化了,非要搞三辞三让,又被扯了下来。
02、豪格是怎么被杀的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,开始疯狂报复豪格。
皇太极去世没多久,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为密谋夺取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,被多尔衮重罚。
然而这件事最诡异的,居然是豪格因为知情不报,被罚了3000两银子。
他也是多铎之外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被罚的人。
皇太极去世第二年,豪格的心腹何洛会背叛了豪格,投奔了多尔衮。
他控告说豪格经常在言语间中伤多尔衮。
仅仅因为这个理由,豪格就被废去了肃亲王的爵位。
甚至有些史料说,若不是顺治皇帝绝食抗议,多尔衮还想直接杀了豪格。
顺治元年,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,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,定都北京。
此时的清朝志在一统天下,正是用人之际。
而豪格虽然被削去肃亲王爵位,且是多尔衮死对头,但毕竟还是正蓝旗旗主,战功赫赫。
多尔衮无奈之下,只能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之位,让他领兵出征,去山东平土寇。
顺治三年,多尔衮派豪格进四川攻打张献忠。
张献忠是清朝一统天下的3个最重要的对手之一。
多尔衮派豪格出征,有3个目的。
其一,这么强劲的对手,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宗室大将领兵。豪格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。
其二,豪格作为顺治皇帝的大哥,深得顺治皇帝信任。打发豪格去打仗,可以减少他们兄弟的串通,也可以降低豪格在朝廷的影响力。
其三,若是豪格在征战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,多尔衮可以拿捏他。
豪格在四川苦战三年后,于顺治五年胜利而归。
然而此时的清朝朝廷已经彻底变天。
多尔衮凭借鼎定天下的巨大威望,彻底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,连皇帝的印鉴都被多尔衮带到了自己府中。
曾经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,被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削了辅政职位。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取代了济尔哈朗,成为“辅政叔德豫亲王”。
多尔衮兄弟彻底把持朝政,多尔衮更是没有皇帝名分的实际统治者。
豪格本以为能够凭借击杀张献忠的战功争得一些话语权。
可是他回到京城之后,多尔衮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,从他的战报里翻出几条部下虚报战功、有一个部将是罪人之弟的潦草罪名,就把豪格下狱。
两个月后,豪格死于狱中,年仅40岁。
很多人相信,豪格不是自然死亡,而是被多尔衮派人暗害的。
03、豪格的妻子和儿子结局如何?豪格去世之后,他的正蓝旗落到了多尔衮手里。
这并不符合八旗的规矩。
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时候曾经规定,如果旗主犯错要被削去旗主之位,那么由旗主最亲近的人继承他的旗。
顺治元年豪格被削去肃亲王之位的时候,正蓝旗都还牢牢掌控在豪格手里。
可是如今的多尔衮已经肆无忌惮。
豪格去世之后,他公然霸占了正蓝旗。
为了更好地控制正蓝旗,他开始把自己的正白旗、同母弟多铎的镶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打散混编。
顺治七年,多尔衮的嫡福晋去世。
仅仅一个月之后,多尔衮就强娶了豪格留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。
博尔济吉特氏是豪格的继室,为豪格生下了嫡长子富绶。
她被迫嫁给多尔衮这件事,后来成了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罪状之一。
在清朝初年,满人有收继婚的传统。
例如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,就是他堂兄的遗孀。皇太极的贵妃,也是寡妇再嫁。
但一般是晚辈收继长辈的遗孀,弟弟收继哥哥的遗孀。
像多尔衮这样以叔叔的身份公然收继侄儿的遗孀,还是不多见的。
更别提,豪格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。
豪格的福晋被迫嫁给杀夫仇人,真不知道是何滋味。
而且多尔衮在娶了她之后,很快又再娶了新的福晋,想来对她也好不到哪去。
此外豪格还有两个妻妾,在豪格死后分别嫁给了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,以及多尔衮的堂兄济尔哈朗。
豪格的另外3个妻妾,则被迫殉葬。
豪格共有7个儿子,其中第4子富绶是多尔衮强娶的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之后,把这几个孩子都接进府中亲自抚养。
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,曾有人供出一条说,曾经背叛豪格的何洛会去多尔衮府上的时候,看到豪格这几个儿子在学习射箭,说了一些难听的话,而多尔衮知道后没有处理。
由此可见,多尔衮给豪格这几个儿子的教育,还是相当正常的。
电视剧和网上喜欢说,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关系,多尔衮自愿给顺治当继父。
太后下嫁是不是确有其事尚有争议,但多尔衮给豪格的7个儿子当继父,却是实打实的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没多久,就意外坠马身亡。
顺治皇帝先违心地把他追封为成宗义皇帝,稳住他的旧部,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清算他。
多尔衮的罪名就包括将顺治的大哥豪格无故下狱并逼死,强抢豪格的嫡福晋。
与此同时,顺治皇帝也没忘了恢复长兄豪格的肃亲王之位。
豪格既然已经去世,那么他的亲王之位就由嫡长子富绶继承,并改封号为“显亲王”。
此外豪格还是正蓝旗旗主,但此时正蓝旗已经和多尔衮生前的两白旗,尤其是镶白旗混编得厉害。
再加上顺治皇帝也想降低八旗旗主的控制力和影响力。
于是顺治皇帝把镶白旗而不是正蓝旗给了富绶。
顺治皇帝很喜欢富绶这个侄子,曾经遗憾地说如果富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好了。
然而富绶一辈子都没像他的父亲豪格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,并且只活了27岁就因病去世。
豪格挣来的这顶铁帽子爵位也在富绶这一支传到清朝灭亡。
04、写在最后回看豪格的一生,他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。
当时礼亲王代善都出面推举他当皇帝,两黄旗的人也包围了崇政殿,他只要点头答应,就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。
然而他居然选择了表演“三辞三让”的仪式。
他只知道这是中原皇帝登基之前经常走的流程,却不知道敢这么做的皇帝,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。
可他不一样,光是在从崇政殿里就有好几个不服他的王爷,尤其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。
只要他敢说出不想当皇帝,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多尔衮及其支持者立马就驴下坡,另选皇位继承人。
这是豪格一生当中代价最大的“谦让”了。
他和多尔衮竞争皇位,导致多尔衮无法登基为帝,多尔衮掌权后注定不会放过他。
一念之差,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多尔衮逼死,他的嫡福晋被多尔衮强抢。
你觉得是不是呢?
一提到多尔衮,很多人会说他原本可以当皇帝的,可是偏偏看上了孝庄太后,甘愿给顺治皇帝当继父。
然而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,一直是个谜团。
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给人当继父了。
只不过这个对象不是皇太极和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。
而是曾和多尔衮抢皇位的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儿子。
多尔衮不仅逼死了豪格,还在豪格死后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,让豪格的儿子认了他当继父。
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,曾离皇位仅一步之遥,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。
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豪哥是怎么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走到这一步的,他死后多尔衮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的。
01、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,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。
根据清朝的传统,当时有能力竞争皇位的,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。
豪格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自己的正蓝旗,以及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。
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们同母三兄弟的两白旗。
而有清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家族的两红旗,以及皇太极堂弟济尔哈朗的镶蓝旗,则在理论上保持中立。
皇太极去世5天后,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。
当时八旗当中的其他六旗驻扎在各地,唯有皇太极生前的两黄旗负责皇宫安保。
所以诸王刚进入崇政殿,两黄旗的大臣立马率军包围崇政殿,威胁说他们若不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自己就保不准要做出什么事了。
会议一开始,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多铎立马提出让多尔衮继位。
可是多尔衮看着崇政殿外凶神恶煞的两黄旗,不敢答应。
多铎当时就气坏了,嚷嚷说多尔衮既然不敢上,那就让他自己来。
多尔衮情急之下阻止了多铎,多铎又说既然不让自己当皇帝,那就让礼亲王代善当好了。
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由于同母兄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,他成为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,地位崇高。
当年的皇太极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继承汗王之位的。
但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,根本不想来趟这趟浑水,面对多铎的推举连连拒绝。
不过代善话风一转,说既然多尔衮不想继位,那就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位吧,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就这样,会议开始没多久,豪格还一句话都没说,就已经一条腿踏上了皇位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豪格想起了一件事。
中原的正统王朝,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有三辞三让的传统。
意思是,虽然先皇去世之后,大多数情况下新皇帝的人选都没有争议了,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对皇位很急迫的样子,要装模作样地先拒绝几次,好让大臣们劝进。
这是一种传统的礼法,一是为了表示谦逊的美德,二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劝进增强权力的合法性。
于是豪格开始走流程,说:我德小福薄,担当不起大任,你们另选贤能吧。
说完他往崇政殿外走去。
正常来说,这种情况下诸王应该去拦住他,继续劝进。
然而不知道是诸王对豪格也不怎么服气,还是清初的诸王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,搞不懂豪格在干什么。
他们真就以为豪格不想当皇帝了。
礼亲王代善气得扬长而去。
包围崇政殿的两黄旗见形势突变,立马威胁说,诸王若不选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他们就要血溅崇政殿。
看样子诸王们除了把豪格请回来,别无他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多尔衮灵机一动:两黄旗只说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,没明确指定要让哪个儿子呀。
皇太极可不止豪格这一个儿子。
于是他当场提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: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。
福临虽然仅排行第九,却是皇太极的五妃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,符合清初“立子以贵”的传统。
多尔衮为了增加筹码,还对当时保持中立没有发表意见的镶蓝旗旗主、郑亲王济尔哈朗说:我俩一起摄政,我管日常朝政,你管军事。
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推举福临继位。
诸王见6岁的福临比35岁的豪格更符合他们的利益,欣然应允。
两黄旗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,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就这样,豪格本来已经半个身子坐在了皇位上,却因为自己太有文化了,非要搞三辞三让,又被扯了下来。
02、豪格是怎么被杀的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,开始疯狂报复豪格。
皇太极去世没多久,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为密谋夺取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,被多尔衮重罚。
然而这件事最诡异的,居然是豪格因为知情不报,被罚了3000两银子。
他也是多铎之外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被罚的人。
皇太极去世第二年,豪格的心腹何洛会背叛了豪格,投奔了多尔衮。
他控告说豪格经常在言语间中伤多尔衮。
仅仅因为这个理由,豪格就被废去了肃亲王的爵位。
甚至有些史料说,若不是顺治皇帝绝食抗议,多尔衮还想直接杀了豪格。
顺治元年,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,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,定都北京。
此时的清朝志在一统天下,正是用人之际。
而豪格虽然被削去肃亲王爵位,且是多尔衮死对头,但毕竟还是正蓝旗旗主,战功赫赫。
多尔衮无奈之下,只能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之位,让他领兵出征,去山东平土寇。
顺治三年,多尔衮派豪格进四川攻打张献忠。
张献忠是清朝一统天下的3个最重要的对手之一。
多尔衮派豪格出征,有3个目的。
其一,这么强劲的对手,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宗室大将领兵。豪格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。
其二,豪格作为顺治皇帝的大哥,深得顺治皇帝信任。打发豪格去打仗,可以减少他们兄弟的串通,也可以降低豪格在朝廷的影响力。
其三,若是豪格在征战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,多尔衮可以拿捏他。
豪格在四川苦战三年后,于顺治五年胜利而归。
然而此时的清朝朝廷已经彻底变天。
多尔衮凭借鼎定天下的巨大威望,彻底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,连皇帝的印鉴都被多尔衮带到了自己府中。
曾经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,被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削了辅政职位。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取代了济尔哈朗,成为“辅政叔德豫亲王”。
多尔衮兄弟彻底把持朝政,多尔衮更是没有皇帝名分的实际统治者。
豪格本以为能够凭借击杀张献忠的战功争得一些话语权。
可是他回到京城之后,多尔衮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,从他的战报里翻出几条部下虚报战功、有一个部将是罪人之弟的潦草罪名,就把豪格下狱。
两个月后,豪格死于狱中,年仅40岁。
很多人相信,豪格不是自然死亡,而是被多尔衮派人暗害的。
03、豪格的妻子和儿子结局如何?豪格去世之后,他的正蓝旗落到了多尔衮手里。
这并不符合八旗的规矩。
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时候曾经规定,如果旗主犯错要被削去旗主之位,那么由旗主最亲近的人继承他的旗。
顺治元年豪格被削去肃亲王之位的时候,正蓝旗都还牢牢掌控在豪格手里。
可是如今的多尔衮已经肆无忌惮。
豪格去世之后,他公然霸占了正蓝旗。
为了更好地控制正蓝旗,他开始把自己的正白旗、同母弟多铎的镶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打散混编。
顺治七年,多尔衮的嫡福晋去世。
仅仅一个月之后,多尔衮就强娶了豪格留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。
博尔济吉特氏是豪格的继室,为豪格生下了嫡长子富绶。
她被迫嫁给多尔衮这件事,后来成了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罪状之一。
在清朝初年,满人有收继婚的传统。
例如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,就是他堂兄的遗孀。皇太极的贵妃,也是寡妇再嫁。
但一般是晚辈收继长辈的遗孀,弟弟收继哥哥的遗孀。
像多尔衮这样以叔叔的身份公然收继侄儿的遗孀,还是不多见的。
更别提,豪格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。
豪格的福晋被迫嫁给杀夫仇人,真不知道是何滋味。
而且多尔衮在娶了她之后,很快又再娶了新的福晋,想来对她也好不到哪去。
此外豪格还有两个妻妾,在豪格死后分别嫁给了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,以及多尔衮的堂兄济尔哈朗。
豪格的另外3个妻妾,则被迫殉葬。
豪格共有7个儿子,其中第4子富绶是多尔衮强娶的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之后,把这几个孩子都接进府中亲自抚养。
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,曾有人供出一条说,曾经背叛豪格的何洛会去多尔衮府上的时候,看到豪格这几个儿子在学习射箭,说了一些难听的话,而多尔衮知道后没有处理。
由此可见,多尔衮给豪格这几个儿子的教育,还是相当正常的。
电视剧和网上喜欢说,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关系,多尔衮自愿给顺治当继父。
太后下嫁是不是确有其事尚有争议,但多尔衮给豪格的7个儿子当继父,却是实打实的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没多久,就意外坠马身亡。
顺治皇帝先违心地把他追封为成宗义皇帝,稳住他的旧部,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清算他。
多尔衮的罪名就包括将顺治的大哥豪格无故下狱并逼死,强抢豪格的嫡福晋。
与此同时,顺治皇帝也没忘了恢复长兄豪格的肃亲王之位。
豪格既然已经去世,那么他的亲王之位就由嫡长子富绶继承,并改封号为“显亲王”。
此外豪格还是正蓝旗旗主,但此时正蓝旗已经和多尔衮生前的两白旗,尤其是镶白旗混编得厉害。
再加上顺治皇帝也想降低八旗旗主的控制力和影响力。
于是顺治皇帝把镶白旗而不是正蓝旗给了富绶。
顺治皇帝很喜欢富绶这个侄子,曾经遗憾地说如果富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好了。
然而富绶一辈子都没像他的父亲豪格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,并且只活了27岁就因病去世。
豪格挣来的这顶铁帽子爵位也在富绶这一支传到清朝灭亡。
04、写在最后回看豪格的一生,他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。
当时礼亲王代善都出面推举他当皇帝,两黄旗的人也包围了崇政殿,他只要点头答应,就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。
然而他居然选择了表演“三辞三让”的仪式。
他只知道这是中原皇帝登基之前经常走的流程,却不知道敢这么做的皇帝,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。
可他不一样,光是在从崇政殿里就有好几个不服他的王爷,尤其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。
只要他敢说出不想当皇帝,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多尔衮及其支持者立马就驴下坡,另选皇位继承人。
这是豪格一生当中代价最大的“谦让”了。
他和多尔衮竞争皇位,导致多尔衮无法登基为帝,多尔衮掌权后注定不会放过他。
一念之差,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多尔衮逼死,他的嫡福晋被多尔衮强抢。
你觉得是不是呢?
一提到多尔衮,很多人会说他原本可以当皇帝的,可是偏偏看上了孝庄太后,甘愿给顺治皇帝当继父。
然而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,一直是个谜团。
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给人当继父了。
只不过这个对象不是皇太极和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。
而是曾和多尔衮抢皇位的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儿子。
多尔衮不仅逼死了豪格,还在豪格死后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,让豪格的儿子认了他当继父。
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,曾离皇位仅一步之遥,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。
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豪哥是怎么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走到这一步的,他死后多尔衮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的。
01、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,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。
根据清朝的传统,当时有能力竞争皇位的,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。
豪格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自己的正蓝旗,以及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。
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们同母三兄弟的两白旗。
而有清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家族的两红旗,以及皇太极堂弟济尔哈朗的镶蓝旗,则在理论上保持中立。
皇太极去世5天后,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。
当时八旗当中的其他六旗驻扎在各地,唯有皇太极生前的两黄旗负责皇宫安保。
所以诸王刚进入崇政殿,两黄旗的大臣立马率军包围崇政殿,威胁说他们若不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自己就保不准要做出什么事了。
会议一开始,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多铎立马提出让多尔衮继位。
可是多尔衮看着崇政殿外凶神恶煞的两黄旗,不敢答应。
多铎当时就气坏了,嚷嚷说多尔衮既然不敢上,那就让他自己来。
多尔衮情急之下阻止了多铎,多铎又说既然不让自己当皇帝,那就让礼亲王代善当好了。
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由于同母兄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,他成为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,地位崇高。
当年的皇太极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继承汗王之位的。
但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,根本不想来趟这趟浑水,面对多铎的推举连连拒绝。
不过代善话风一转,说既然多尔衮不想继位,那就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位吧,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就这样,会议开始没多久,豪格还一句话都没说,就已经一条腿踏上了皇位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豪格想起了一件事。
中原的正统王朝,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有三辞三让的传统。
意思是,虽然先皇去世之后,大多数情况下新皇帝的人选都没有争议了,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对皇位很急迫的样子,要装模作样地先拒绝几次,好让大臣们劝进。
这是一种传统的礼法,一是为了表示谦逊的美德,二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劝进增强权力的合法性。
于是豪格开始走流程,说:我德小福薄,担当不起大任,你们另选贤能吧。
说完他往崇政殿外走去。
正常来说,这种情况下诸王应该去拦住他,继续劝进。
然而不知道是诸王对豪格也不怎么服气,还是清初的诸王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,搞不懂豪格在干什么。
他们真就以为豪格不想当皇帝了。
礼亲王代善气得扬长而去。
包围崇政殿的两黄旗见形势突变,立马威胁说,诸王若不选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他们就要血溅崇政殿。
看样子诸王们除了把豪格请回来,别无他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多尔衮灵机一动:两黄旗只说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,没明确指定要让哪个儿子呀。
皇太极可不止豪格这一个儿子。
于是他当场提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: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。
福临虽然仅排行第九,却是皇太极的五妃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,符合清初“立子以贵”的传统。
多尔衮为了增加筹码,还对当时保持中立没有发表意见的镶蓝旗旗主、郑亲王济尔哈朗说:我俩一起摄政,我管日常朝政,你管军事。
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推举福临继位。
诸王见6岁的福临比35岁的豪格更符合他们的利益,欣然应允。
两黄旗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,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就这样,豪格本来已经半个身子坐在了皇位上,却因为自己太有文化了,非要搞三辞三让,又被扯了下来。
02、豪格是怎么被杀的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,开始疯狂报复豪格。
皇太极去世没多久,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为密谋夺取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,被多尔衮重罚。
然而这件事最诡异的,居然是豪格因为知情不报,被罚了3000两银子。
他也是多铎之外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被罚的人。
皇太极去世第二年,豪格的心腹何洛会背叛了豪格,投奔了多尔衮。
他控告说豪格经常在言语间中伤多尔衮。
仅仅因为这个理由,豪格就被废去了肃亲王的爵位。
甚至有些史料说,若不是顺治皇帝绝食抗议,多尔衮还想直接杀了豪格。
顺治元年,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,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,定都北京。
此时的清朝志在一统天下,正是用人之际。
而豪格虽然被削去肃亲王爵位,且是多尔衮死对头,但毕竟还是正蓝旗旗主,战功赫赫。
多尔衮无奈之下,只能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之位,让他领兵出征,去山东平土寇。
顺治三年,多尔衮派豪格进四川攻打张献忠。
张献忠是清朝一统天下的3个最重要的对手之一。
多尔衮派豪格出征,有3个目的。
其一,这么强劲的对手,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宗室大将领兵。豪格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。
其二,豪格作为顺治皇帝的大哥,深得顺治皇帝信任。打发豪格去打仗,可以减少他们兄弟的串通,也可以降低豪格在朝廷的影响力。
其三,若是豪格在征战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,多尔衮可以拿捏他。
豪格在四川苦战三年后,于顺治五年胜利而归。
然而此时的清朝朝廷已经彻底变天。
多尔衮凭借鼎定天下的巨大威望,彻底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,连皇帝的印鉴都被多尔衮带到了自己府中。
曾经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,被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削了辅政职位。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取代了济尔哈朗,成为“辅政叔德豫亲王”。
多尔衮兄弟彻底把持朝政,多尔衮更是没有皇帝名分的实际统治者。
豪格本以为能够凭借击杀张献忠的战功争得一些话语权。
可是他回到京城之后,多尔衮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,从他的战报里翻出几条部下虚报战功、有一个部将是罪人之弟的潦草罪名,就把豪格下狱。
两个月后,豪格死于狱中,年仅40岁。
很多人相信,豪格不是自然死亡,而是被多尔衮派人暗害的。
03、豪格的妻子和儿子结局如何?豪格去世之后,他的正蓝旗落到了多尔衮手里。
这并不符合八旗的规矩。
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时候曾经规定,如果旗主犯错要被削去旗主之位,那么由旗主最亲近的人继承他的旗。
顺治元年豪格被削去肃亲王之位的时候,正蓝旗都还牢牢掌控在豪格手里。
可是如今的多尔衮已经肆无忌惮。
豪格去世之后,他公然霸占了正蓝旗。
为了更好地控制正蓝旗,他开始把自己的正白旗、同母弟多铎的镶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打散混编。
顺治七年,多尔衮的嫡福晋去世。
仅仅一个月之后,多尔衮就强娶了豪格留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。
博尔济吉特氏是豪格的继室,为豪格生下了嫡长子富绶。
她被迫嫁给多尔衮这件事,后来成了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罪状之一。
在清朝初年,满人有收继婚的传统。
例如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,就是他堂兄的遗孀。皇太极的贵妃,也是寡妇再嫁。
但一般是晚辈收继长辈的遗孀,弟弟收继哥哥的遗孀。
像多尔衮这样以叔叔的身份公然收继侄儿的遗孀,还是不多见的。
更别提,豪格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。
豪格的福晋被迫嫁给杀夫仇人,真不知道是何滋味。
而且多尔衮在娶了她之后,很快又再娶了新的福晋,想来对她也好不到哪去。
此外豪格还有两个妻妾,在豪格死后分别嫁给了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,以及多尔衮的堂兄济尔哈朗。
豪格的另外3个妻妾,则被迫殉葬。
豪格共有7个儿子,其中第4子富绶是多尔衮强娶的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之后,把这几个孩子都接进府中亲自抚养。
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,曾有人供出一条说,曾经背叛豪格的何洛会去多尔衮府上的时候,看到豪格这几个儿子在学习射箭,说了一些难听的话,而多尔衮知道后没有处理。
由此可见,多尔衮给豪格这几个儿子的教育,还是相当正常的。
电视剧和网上喜欢说,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关系,多尔衮自愿给顺治当继父。
太后下嫁是不是确有其事尚有争议,但多尔衮给豪格的7个儿子当继父,却是实打实的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没多久,就意外坠马身亡。
顺治皇帝先违心地把他追封为成宗义皇帝,稳住他的旧部,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清算他。
多尔衮的罪名就包括将顺治的大哥豪格无故下狱并逼死,强抢豪格的嫡福晋。
与此同时,顺治皇帝也没忘了恢复长兄豪格的肃亲王之位。
豪格既然已经去世,那么他的亲王之位就由嫡长子富绶继承,并改封号为“显亲王”。
此外豪格还是正蓝旗旗主,但此时正蓝旗已经和多尔衮生前的两白旗,尤其是镶白旗混编得厉害。
再加上顺治皇帝也想降低八旗旗主的控制力和影响力。
于是顺治皇帝把镶白旗而不是正蓝旗给了富绶。
顺治皇帝很喜欢富绶这个侄子,曾经遗憾地说如果富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好了。
然而富绶一辈子都没像他的父亲豪格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,并且只活了27岁就因病去世。
豪格挣来的这顶铁帽子爵位也在富绶这一支传到清朝灭亡。
04、写在最后回看豪格的一生,他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。
当时礼亲王代善都出面推举他当皇帝,两黄旗的人也包围了崇政殿,他只要点头答应,就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。
然而他居然选择了表演“三辞三让”的仪式。
他只知道这是中原皇帝登基之前经常走的流程,却不知道敢这么做的皇帝,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。
可他不一样,光是在从崇政殿里就有好几个不服他的王爷,尤其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。
只要他敢说出不想当皇帝,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多尔衮及其支持者立马就驴下坡,另选皇位继承人。
这是豪格一生当中代价最大的“谦让”了。
他和多尔衮竞争皇位,导致多尔衮无法登基为帝,多尔衮掌权后注定不会放过他。
一念之差,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多尔衮逼死,他的嫡福晋被多尔衮强抢。
你觉得是不是呢?
一提到多尔衮,很多人会说他原本可以当皇帝的,可是偏偏看上了孝庄太后,甘愿给顺治皇帝当继父。
然而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,一直是个谜团。
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给人当继父了。
只不过这个对象不是皇太极和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。
而是曾和多尔衮抢皇位的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儿子。
多尔衮不仅逼死了豪格,还在豪格死后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,让豪格的儿子认了他当继父。
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,曾离皇位仅一步之遥,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。
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豪哥是怎么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走到这一步的,他死后多尔衮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的。
01、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,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。
根据清朝的传统,当时有能力竞争皇位的,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。
豪格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自己的正蓝旗,以及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。
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们同母三兄弟的两白旗。
而有清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家族的两红旗,以及皇太极堂弟济尔哈朗的镶蓝旗,则在理论上保持中立。
皇太极去世5天后,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。
当时八旗当中的其他六旗驻扎在各地,唯有皇太极生前的两黄旗负责皇宫安保。
所以诸王刚进入崇政殿,两黄旗的大臣立马率军包围崇政殿,威胁说他们若不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自己就保不准要做出什么事了。
会议一开始,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多铎立马提出让多尔衮继位。
可是多尔衮看着崇政殿外凶神恶煞的两黄旗,不敢答应。
多铎当时就气坏了,嚷嚷说多尔衮既然不敢上,那就让他自己来。
多尔衮情急之下阻止了多铎,多铎又说既然不让自己当皇帝,那就让礼亲王代善当好了。
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由于同母兄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,他成为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,地位崇高。
当年的皇太极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继承汗王之位的。y.b9.bahii.cn/lcnzq
但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,根本不想来趟这趟浑水,面对多铎的推举连连拒绝。
不过代善话风一转,说既然多尔衮不想继位,那就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位吧,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就这样,会议开始没多久,豪格还一句话都没说,就已经一条腿踏上了皇位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豪格想起了一件事。
中原的正统王朝,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有三辞三让的传统。
意思是,虽然先皇去世之后,大多数情况下新皇帝的人选都没有争议了,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对皇位很急迫的样子,要装模作样地先拒绝几次,好让大臣们劝进。
这是一种传统的礼法,一是为了表示谦逊的美德,二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劝进增强权力的合法性。
于是豪格开始走流程,说:我德小福薄,担当不起大任,你们另选贤能吧。
说完他往崇政殿外走去。y.b9.bahii.cn/kxpqm
正常来说,这种情况下诸王应该去拦住他,继续劝进。
然而不知道是诸王对豪格也不怎么服气,还是清初的诸王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,搞不懂豪格在干什么。
他们真就以为豪格不想当皇帝了。
礼亲王代善气得扬长而去。
包围崇政殿的两黄旗见形势突变,立马威胁说,诸王若不选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他们就要血溅崇政殿。
看样子诸王们除了把豪格请回来,别无他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多尔衮灵机一动:两黄旗只说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,没明确指定要让哪个儿子呀。
皇太极可不止豪格这一个儿子。
于是他当场提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: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。
福临虽然仅排行第九,却是皇太极的五妃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,符合清初“立子以贵”的传统。
多尔衮为了增加筹码,还对当时保持中立没有发表意见的镶蓝旗旗主、郑亲王济尔哈朗说:我俩一起摄政,我管日常朝政,你管军事。
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推举福临继位。
诸王见6岁的福临比35岁的豪格更符合他们的利益,欣然应允。
两黄旗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,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就这样,豪格本来已经半个身子坐在了皇位上,却因为自己太有文化了,非要搞三辞三让,又被扯了下来。
02、豪格是怎么被杀的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,开始疯狂报复豪格。
皇太极去世没多久,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为密谋夺取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,被多尔衮重罚。
然而这件事最诡异的,居然是豪格因为知情不报,被罚了3000两银子。
他也是多铎之外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被罚的人。
皇太极去世第二年,豪格的心腹何洛会背叛了豪格,投奔了多尔衮。
他控告说豪格经常在言语间中伤多尔衮。
仅仅因为这个理由,豪格就被废去了肃亲王的爵位。
甚至有些史料说,若不是顺治皇帝绝食抗议,多尔衮还想直接杀了豪格。
顺治元年,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,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,定都北京。
此时的清朝志在一统天下,正是用人之际。
而豪格虽然被削去肃亲王爵位,且是多尔衮死对头,但毕竟还是正蓝旗旗主,战功赫赫。
多尔衮无奈之下,只能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之位,让他领兵出征,去山东平土寇。
顺治三年,多尔衮派豪格进四川攻打张献忠。
张献忠是清朝一统天下的3个最重要的对手之一。
多尔衮派豪格出征,有3个目的。
其一,这么强劲的对手,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宗室大将领兵。豪格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。
其二,豪格作为顺治皇帝的大哥,深得顺治皇帝信任。打发豪格去打仗,可以减少他们兄弟的串通,也可以降低豪格在朝廷的影响力。
其三,若是豪格在征战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,多尔衮可以拿捏他。
豪格在四川苦战三年后,于顺治五年胜利而归。
然而此时的清朝朝廷已经彻底变天。
多尔衮凭借鼎定天下的巨大威望,彻底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,连皇帝的印鉴都被多尔衮带到了自己府中。
曾经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,被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削了辅政职位。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取代了济尔哈朗,成为“辅政叔德豫亲王”。
多尔衮兄弟彻底把持朝政,多尔衮更是没有皇帝名分的实际统治者。
豪格本以为能够凭借击杀张献忠的战功争得一些话语权。
可是他回到京城之后,多尔衮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,从他的战报里翻出几条部下虚报战功、有一个部将是罪人之弟的潦草罪名,就把豪格下狱。
两个月后,豪格死于狱中,年仅40岁。
很多人相信,豪格不是自然死亡,而是被多尔衮派人暗害的。
03、豪格的妻子和儿子结局如何?豪格去世之后,他的正蓝旗落到了多尔衮手里。
这并不符合八旗的规矩。
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时候曾经规定,如果旗主犯错要被削去旗主之位,那么由旗主最亲近的人继承他的旗。
顺治元年豪格被削去肃亲王之位的时候,正蓝旗都还牢牢掌控在豪格手里。
可是如今的多尔衮已经肆无忌惮。
豪格去世之后,他公然霸占了正蓝旗。
为了更好地控制正蓝旗,他开始把自己的正白旗、同母弟多铎的镶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打散混编。
顺治七年,多尔衮的嫡福晋去世。
仅仅一个月之后,多尔衮就强娶了豪格留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。
博尔济吉特氏是豪格的继室,为豪格生下了嫡长子富绶。
她被迫嫁给多尔衮这件事,后来成了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罪状之一。
在清朝初年,满人有收继婚的传统。
例如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,就是他堂兄的遗孀。皇太极的贵妃,也是寡妇再嫁。
但一般是晚辈收继长辈的遗孀,弟弟收继哥哥的遗孀。
像多尔衮这样以叔叔的身份公然收继侄儿的遗孀,还是不多见的。
更别提,豪格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。
豪格的福晋被迫嫁给杀夫仇人,真不知道是何滋味。
而且多尔衮在娶了她之后,很快又再娶了新的福晋,想来对她也好不到哪去。
此外豪格还有两个妻妾,在豪格死后分别嫁给了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,以及多尔衮的堂兄济尔哈朗。
豪格的另外3个妻妾,则被迫殉葬。
豪格共有7个儿子,其中第4子富绶是多尔衮强娶的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之后,把这几个孩子都接进府中亲自抚养。
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,曾有人供出一条说,曾经背叛豪格的何洛会去多尔衮府上的时候,看到豪格这几个儿子在学习射箭,说了一些难听的话,而多尔衮知道后没有处理。
由此可见,多尔衮给豪格这几个儿子的教育,还是相当正常的。
电视剧和网上喜欢说,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关系,多尔衮自愿给顺治当继父。
太后下嫁是不是确有其事尚有争议,但多尔衮给豪格的7个儿子当继父,却是实打实的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没多久,就意外坠马身亡。
顺治皇帝先违心地把他追封为成宗义皇帝,稳住他的旧部,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清算他。
多尔衮的罪名就包括将顺治的大哥豪格无故下狱并逼死,强抢豪格的嫡福晋。
与此同时,顺治皇帝也没忘了恢复长兄豪格的肃亲王之位。
豪格既然已经去世,那么他的亲王之位就由嫡长子富绶继承,并改封号为“显亲王”。
此外豪格还是正蓝旗旗主,但此时正蓝旗已经和多尔衮生前的两白旗,尤其是镶白旗混编得厉害。
再加上顺治皇帝也想降低八旗旗主的控制力和影响力。
于是顺治皇帝把镶白旗而不是正蓝旗给了富绶。
顺治皇帝很喜欢富绶这个侄子,曾经遗憾地说如果富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好了。
然而富绶一辈子都没像他的父亲豪格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,并且只活了27岁就因病去世。
豪格挣来的这顶铁帽子爵位也在富绶这一支传到清朝灭亡。
04、写在最后回看豪格的一生,他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。
当时礼亲王代善都出面推举他当皇帝,两黄旗的人也包围了崇政殿,他只要点头答应,就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。
然而他居然选择了表演“三辞三让”的仪式。
他只知道这是中原皇帝登基之前经常走的流程,却不知道敢这么做的皇帝,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。
可他不一样,光是在从崇政殿里就有好几个不服他的王爷,尤其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。
只要他敢说出不想当皇帝,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多尔衮及其支持者立马就驴下坡,另选皇位继承人。
这是豪格一生当中代价最大的“谦让”了。
他和多尔衮竞争皇位,导致多尔衮无法登基为帝,多尔衮掌权后注定不会放过他。
一念之差,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多尔衮逼死,他的嫡福晋被多尔衮强抢。
你觉得是不是呢?
一提到多尔衮,很多人会说他原本可以当皇帝的,可是偏偏看上了孝庄太后,甘愿给顺治皇帝当继父。
然而历史上的孝庄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多尔衮,一直是个谜团。
历史上的多尔衮真的给人当继父了。
只不过这个对象不是皇太极和孝庄的儿子顺治皇帝。
而是曾和多尔衮抢皇位的皇太极之子豪格的儿子。
多尔衮不仅逼死了豪格,还在豪格死后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,让豪格的儿子认了他当继父。
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,曾离皇位仅一步之遥,却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。
本文我们就来看看豪哥是怎么从皇位的有力竞争者走到这一步的,他死后多尔衮又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的。
01、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清太宗皇太极暴病身亡,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。
根据清朝的传统,当时有能力竞争皇位的,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,一个是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。
豪格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自己的正蓝旗,以及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。
多尔衮最大的支持者,是他们同母三兄弟的两白旗。
而有清朝第一亲王之称的礼亲王代善家族的两红旗,以及皇太极堂弟济尔哈朗的镶蓝旗,则在理论上保持中立。
皇太极去世5天后,诸王聚集在崇政殿商议新皇帝的人选。
当时八旗当中的其他六旗驻扎在各地,唯有皇太极生前的两黄旗负责皇宫安保。
所以诸王刚进入崇政殿,两黄旗的大臣立马率军包围崇政殿,威胁说他们若不立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自己就保不准要做出什么事了。
会议一开始,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和同母弟多铎立马提出让多尔衮继位。
可是多尔衮看着崇政殿外凶神恶煞的两黄旗,不敢答应。
多铎当时就气坏了,嚷嚷说多尔衮既然不敢上,那就让他自己来。
多尔衮情急之下阻止了多铎,多铎又说既然不让自己当皇帝,那就让礼亲王代善当好了。
礼亲王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,由于同母兄褚英被努尔哈赤赐死,他成为爱新觉罗实际上的长房,地位崇高。
当年的皇太极就是在他的支持之下继承汗王之位的。
但此时的他已经60岁了,根本不想来趟这趟浑水,面对多铎的推举连连拒绝。
不过代善话风一转,说既然多尔衮不想继位,那就让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继位吧,这本就是合情合理之事。
就这样,会议开始没多久,豪格还一句话都没说,就已经一条腿踏上了皇位。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豪格想起了一件事。
中原的正统王朝,皇帝登基的时候都有三辞三让的传统。
意思是,虽然先皇去世之后,大多数情况下新皇帝的人选都没有争议了,但是这个皇位继承人不能表现出自己对皇位很急迫的样子,要装模作样地先拒绝几次,好让大臣们劝进。
这是一种传统的礼法,一是为了表示谦逊的美德,二是为了通过反复的劝进增强权力的合法性。
于是豪格开始走流程,说:我德小福薄,担当不起大任,你们另选贤能吧。
说完他往崇政殿外走去。
正常来说,这种情况下诸王应该去拦住他,继续劝进。
然而不知道是诸王对豪格也不怎么服气,还是清初的诸王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,搞不懂豪格在干什么。
他们真就以为豪格不想当皇帝了。
礼亲王代善气得扬长而去。
包围崇政殿的两黄旗见形势突变,立马威胁说,诸王若不选皇太极的儿子为新帝,他们就要血溅崇政殿。
看样子诸王们除了把豪格请回来,别无他法了。
就在这个时候,多尔衮灵机一动:两黄旗只说要皇太极的儿子继位,没明确指定要让哪个儿子呀。
皇太极可不止豪格这一个儿子。
于是他当场提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选: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。
福临虽然仅排行第九,却是皇太极的五妃的儿子当中年纪最大的,符合清初“立子以贵”的传统。
多尔衮为了增加筹码,还对当时保持中立没有发表意见的镶蓝旗旗主、郑亲王济尔哈朗说:我俩一起摄政,我管日常朝政,你管军事。
两人一拍即合,共同推举福临继位。
诸王见6岁的福临比35岁的豪格更符合他们的利益,欣然应允。
两黄旗因为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,没有反对的理由。
就这样,豪格本来已经半个身子坐在了皇位上,却因为自己太有文化了,非要搞三辞三让,又被扯了下来。
02、豪格是怎么被杀的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,开始疯狂报复豪格。
皇太极去世没多久,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因为密谋夺取大学士范文程的妻子,被多尔衮重罚。
然而这件事最诡异的,居然是豪格因为知情不报,被罚了3000两银子。
他也是多铎之外唯一一个因为这件事被罚的人。
皇太极去世第二年,豪格的心腹何洛会背叛了豪格,投奔了多尔衮。
他控告说豪格经常在言语间中伤多尔衮。
仅仅因为这个理由,豪格就被废去了肃亲王的爵位。
甚至有些史料说,若不是顺治皇帝绝食抗议,多尔衮还想直接杀了豪格。
顺治元年,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明朝灭亡,多尔衮率领清朝入关,定都北京。
此时的清朝志在一统天下,正是用人之际。
而豪格虽然被削去肃亲王爵位,且是多尔衮死对头,但毕竟还是正蓝旗旗主,战功赫赫。
多尔衮无奈之下,只能恢复了豪格的肃亲王之位,让他领兵出征,去山东平土寇。
顺治三年,多尔衮派豪格进四川攻打张献忠。
张献忠是清朝一统天下的3个最重要的对手之一。
多尔衮派豪格出征,有3个目的。
其一,这么强劲的对手,需要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宗室大将领兵。豪格是为数不多的人选之一。
其二,豪格作为顺治皇帝的大哥,深得顺治皇帝信任。打发豪格去打仗,可以减少他们兄弟的串通,也可以降低豪格在朝廷的影响力。
其三,若是豪格在征战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,多尔衮可以拿捏他。
豪格在四川苦战三年后,于顺治五年胜利而归。
然而此时的清朝朝廷已经彻底变天。
多尔衮凭借鼎定天下的巨大威望,彻底不把顺治皇帝放在眼里,连皇帝的印鉴都被多尔衮带到了自己府中。
曾经和多尔衮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,被多尔衮以王府僭越为由削了辅政职位。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取代了济尔哈朗,成为“辅政叔德豫亲王”。
多尔衮兄弟彻底把持朝政,多尔衮更是没有皇帝名分的实际统治者。
豪格本以为能够凭借击杀张献忠的战功争得一些话语权。
可是他回到京城之后,多尔衮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,从他的战报里翻出几条部下虚报战功、有一个部将是罪人之弟的潦草罪名,就把豪格下狱。
两个月后,豪格死于狱中,年仅40岁。
很多人相信,豪格不是自然死亡,而是被多尔衮派人暗害的。
03、豪格的妻子和儿子结局如何?豪格去世之后,他的正蓝旗落到了多尔衮手里。
这并不符合八旗的规矩。
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的时候曾经规定,如果旗主犯错要被削去旗主之位,那么由旗主最亲近的人继承他的旗。
顺治元年豪格被削去肃亲王之位的时候,正蓝旗都还牢牢掌控在豪格手里。
可是如今的多尔衮已经肆无忌惮。
豪格去世之后,他公然霸占了正蓝旗。
为了更好地控制正蓝旗,他开始把自己的正白旗、同母弟多铎的镶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打散混编。
顺治七年,多尔衮的嫡福晋去世。
仅仅一个月之后,多尔衮就强娶了豪格留下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。
博尔济吉特氏是豪格的继室,为豪格生下了嫡长子富绶。
她被迫嫁给多尔衮这件事,后来成了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罪状之一。
在清朝初年,满人有收继婚的传统。
例如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福晋衮代,就是他堂兄的遗孀。皇太极的贵妃,也是寡妇再嫁。
但一般是晚辈收继长辈的遗孀,弟弟收继哥哥的遗孀。
像多尔衮这样以叔叔的身份公然收继侄儿的遗孀,还是不多见的。
更别提,豪格的死和他脱不了干系。
豪格的福晋被迫嫁给杀夫仇人,真不知道是何滋味。
而且多尔衮在娶了她之后,很快又再娶了新的福晋,想来对她也好不到哪去。
此外豪格还有两个妻妾,在豪格死后分别嫁给了多尔衮的同母兄阿济格,以及多尔衮的堂兄济尔哈朗。
豪格的另外3个妻妾,则被迫殉葬。
豪格共有7个儿子,其中第4子富绶是多尔衮强娶的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之后,把这几个孩子都接进府中亲自抚养。
后来顺治皇帝清算多尔衮的时候,曾有人供出一条说,曾经背叛豪格的何洛会去多尔衮府上的时候,看到豪格这几个儿子在学习射箭,说了一些难听的话,而多尔衮知道后没有处理。
由此可见,多尔衮给豪格这几个儿子的教育,还是相当正常的。
电视剧和网上喜欢说,多尔衮和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太后有不可告人的关系,多尔衮自愿给顺治当继父。
太后下嫁是不是确有其事尚有争议,但多尔衮给豪格的7个儿子当继父,却是实打实的。
多尔衮强娶了豪格的嫡福晋没多久,就意外坠马身亡。
顺治皇帝先违心地把他追封为成宗义皇帝,稳住他的旧部,仅仅过了两个月就开始清算他。
多尔衮的罪名就包括将顺治的大哥豪格无故下狱并逼死,强抢豪格的嫡福晋。
与此同时,顺治皇帝也没忘了恢复长兄豪格的肃亲王之位。
豪格既然已经去世,那么他的亲王之位就由嫡长子富绶继承,并改封号为“显亲王”。
此外豪格还是正蓝旗旗主,但此时正蓝旗已经和多尔衮生前的两白旗,尤其是镶白旗混编得厉害。
再加上顺治皇帝也想降低八旗旗主的控制力和影响力。
于是顺治皇帝把镶白旗而不是正蓝旗给了富绶。
顺治皇帝很喜欢富绶这个侄子,曾经遗憾地说如果富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就好了。
然而富绶一辈子都没像他的父亲豪格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,并且只活了27岁就因病去世。
豪格挣来的这顶铁帽子爵位也在富绶这一支传到清朝灭亡。
04、写在最后回看豪格的一生,他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。
当时礼亲王代善都出面推举他当皇帝,两黄旗的人也包围了崇政殿,他只要点头答应,就可以登上梦寐以求的皇位了。
然而他居然选择了表演“三辞三让”的仪式。
他只知道这是中原皇帝登基之前经常走的流程,却不知道敢这么做的皇帝,皇位早已是囊中之物。
可他不一样,光是在从崇政殿里就有好几个不服他的王爷,尤其是虎视眈眈的多尔衮。
只要他敢说出不想当皇帝,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,多尔衮及其支持者立马就驴下坡,另选皇位继承人。
这是豪格一生当中代价最大的“谦让”了。
他和多尔衮竞争皇位,导致多尔衮无法登基为帝,多尔衮掌权后注定不会放过他。
一念之差,直接导致了他后来被多尔衮逼死,他的嫡福晋被多尔衮强抢。
你觉得是不是呢?
发布于:山西省大盘配资,普通人怎么加杠杆买股票,国家允许配资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